ARTalks

空的多樣聯結、總的生成流變:論莊偉慈的「勒法利計畫」
文|龔卓軍

勒法利(the folly)與空總重練

2021年1月25日,「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所正在經歷的舊空總開發案,出現了一個重大的轉折。那就是,台北市文化局重啟文資調查審議,擴大了2014年文資身份認定的範圍。原本園區內只有一處古蹟與10處歷史建築,在那一天,審議委員決議將園區其他17處也納入古蹟本體及附屬設施,於是,保存區域擴及近3分之2園區範圍,亦即佔掉了全區7.1公頃中的4.3公頃,必須對如此大的範圍進行文化資產保存與修復。「如今再次盤點全區27處建物,不僅指定範圍大幅擴充,既有文資身分亦『再升級』,除了舊辦公大樓,再把戰情大樓納入,同指定為古蹟本體;另外新增中正堂、美援大樓、通信處辦公室、文電中心、軍務處、碉堡(草地東南),與原有歷建共計15處,一起指定為古蹟附屬設施,整體古蹟定著範圍高達近3分之2基地,可開發利用空間大幅限縮。」(註1)「勒法利計畫」這個展覽所在的「美援大樓」,就在這一波「古蹟本體及附屬設施」的重新認定過程中,納入了古蹟附屬設施的認定範圍,成了「被重練」的一部分。

這個發生在年初的文資審議與重新認定,加上5月中以後急遽升高的疫情,不僅增高了「美援大樓」佈展與空間使用的困難度,也影響了「勒法利計畫」的籌畫製作方法,甚至讓整個展覽陷入了「未開展即停展」的特殊處境。半年之後,2021年7月下旬,上述將3分之2基地面積範圍進行文資認定,限制開發利用的決定,同時也反映在C-Lab未來三年的公共建設計畫遇到的阻礙。這個公建計畫在文化部提報行政院之後,得不到行政院的支持。原本16億元的軟硬體拆建營運預算,「案子送進行政院,際遇十分坎坷。國發會對這項計劃的規模頗有意見,硬體直接從10億元砍為4.6億元;軟體的3年6億元預算,更砍到剩5,400萬元,減少逾9成,只保留作最基本的淸潔、保全、人事與維護費用而已。」(註2)這個消息,當然對於C-Lab原本的公共建設計畫與Masterplan來說,是一大打擊,不過,這一連串的發展,也顯示了台北市文化局、文化部與行政院國發會的交鋒結果,在眾多歧見中的最低度共識,就是放緩開發腳步,擱置宏大計畫,朝向「不要先決定空總的開發形態,也就是說,僅就文化資產作低度整理即可」(註3)的態度。恰好到了7月中下旬,疫情漸漸趨緩,原本預計由5月15日展覽到7月11日結束的「勒法利計畫」,有點敗部復活逆轉的味道,決定延長展期至8月底,重新,或者更好說是「終於」開展。


閱讀更多

ARTouch

多維度的「地方」複寫:勒法利計畫與C-LAB的「此曾在」
文|張玉音

喜歡讓我們的殞落有位置

例如此時、此刻、現在

有時候別人經過

觀望、晃著、交頭接耳

同樣身為旅人

卻在我們之間竄改出一條,又一條

返家的路線

—夏魚,〈那裡這一刻〉,《好燙詩刊:精神/運動》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Taiwan Contemporary Culture Lab,簡稱C-LAB)自2018年8月營運以來從當時內部策展人游崴、高森信男所策劃的「時間另類指南」開始,即針對C-LAB現址的「地方」場域精神地誌學的梳理,尤其針對過去空軍總司令部基地舊址的文化意涵,或基地原生的自然與人文物件,以新的製作去呈現場域的文化意涵。而再到同年由王俊傑策展的「再基地:當實驗成為態度」,也定調了C-LAB營運後的兩條軸線,一是「翻轉」過去軍事的基地的場所精神,以當代文化活動轉化為文化基地的實質意涵,二是探測「文化實驗」的創作方法論,展覽內含的實驗、研發企圖都具有主動的回應動能。從「考掘」對話歷史紋理,到添入歷史進行再「轉化」的創作手勢,以及模糊學科與領域協作的「實驗」方法可能,成為C-LAB兩年來策畫生產核心的施力點與關鍵字。

而在體現「實驗」的脈絡下,C-LAB也進行「實驗建築」計畫推動,試圖超越一般建築展示聚焦具體的建築師、建築學派與作品的討論範疇,甚至探討在建築學門實踐實驗與教育的可能。如2018年的「負育群帶聚落」,即聚焦在探討建築主體外,包括建築物的邊界、生態、環境等群帶聚落的實驗想像。2019年的「紅磚未來式」也使用空總拆除邊牆的廢棄紅磚,研發C-LAB特產的循環建材,思考未來城市與建築的可能性。


閱讀更多

ART EMPEROR

建築的 Folly 與藝術的裝置:「勒法利計畫」中交雜的擴展場域方法論
文|陳晞

在「勒法利計畫」(下簡稱勒法利) 中,策展人莊偉慈引用了在1980年代巴黎最大公園的維萊特公園(Parc de la Villette)建築師楚米(Bernard Tschumi)的計畫概念「Les folies」,以此隱喻空總如今時常被週遭居民當作公園般散步、聊天,而被藝術文化工作者們視為展覽與文化創作實驗基地的多重地方形象。


然而,雖然這個展覽是以建築領域中的「folly」討論地方可能的多義性,藉此映射空總美援大樓本身作為一種臨時性場域的狀態,然而在這其中卻混雜著以空間「裝置」(installation) 作為形式的藝術創作。莊偉慈說,「勒法利」高度考量了建築物的現實狀態(比如文資身份或其硬體),因此展覽與場所呼應出強烈的現場感。這也是大部分作品以裝置形式呈現的原因。


閱讀更多

ART PRESS

你認為,場域存在的必要該怎麼衡量?討論意義前,應該先討論人:C-LAB《勒法利計畫》Project: The Folly at Taiwan Contemporary Culture Lab
文|ART PRESS Editorial

建築、硬體場域的價值與重要性,該透過什麼樣的標準認定?你是否曾經碰過有一種空間、建築、抑或是場地,因為人的使用與文化,而有機會產生獨一無二、無可取代的意義?

「它的功能或它的存在會反射出來的東西,會因為人們進去裡面、因為人去使用它、跟它產生關係,它才有機會反射出更多意義。對策展人來說,其實空總就是個 folly。」策展人莊偉慈說。展覽名稱裡的「勒法利」,來自於英文「The Folly」的音譯。而「folly」,其實是自18、19世紀園林建築而來的,在建築領域最早所指的是具有裝飾性,而無實用功能的建築物,源自法文「folie」。當它不像涼亭那般地有功能,folly 既不是建築、不是雕塑、也不是裝飾,那它的存在意義又是什麼?


閱讀更多

La Vie

C-LAB勒法利計畫開展!攜手10位藝術家探討人與建築體的曖昧進行式
文|
黃阡卉

自2018年開始,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一系列精彩的實驗建築展覽計劃:從空總基地出發,向外梳理城市紋理的「負育群帶聚落」;2019、2020年以「城市永續」為概念的「紅磚未來式」工作坊,至今年由策展人莊偉慈所策劃「勒法利計畫」(Project: The Folly) 期望以當代藝術的方式帶著大眾重新理解人與「地方」相關的概念。

什麼是「勒法利The Folly」?莊偉慈解釋「folly」最初出現於18、19世紀的園林建築中,指具有裝飾性而無實用功能的建築體,至1980年代,歐美建築界重新關注與討論此種建築物的意涵,它被視為是「不完全是建築、不完全是雕塑,也不為特定對象存在的構造物」,「folly的概念在亞洲很少被談論到,此次展覽的地點『美援大樓』很特別,當進駐單位的性質改變後,它過往的空間使用功能不再,新的定位/使用也尚未成形時,正是一座大型的folly。」


閱讀更多

Shopping Design

與鷹架共舞、開放假咖啡廳進駐?《勒法利計畫》打開灰盒子的秘密,玩轉歷史建物
文|
葉冠玟

位於台北市大安區精華地帶的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 ),前身為舊空軍總司令部,在新型態文化藝術進駐後,已從過去的封閉空間逐步對外敞開大門,也持續在此文化基地推動實驗建築計畫。

原訂於今年 5 月開展的《勒法利計畫》(Project: The Folly),因疫情延後至 7 月才正式開放預約,策展人莊偉慈感嘆,疫情時代的無常就是日常,但或許因此讓人們更深切體認到環境變化的實感。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成立以來,一直很難被明確定義,但莊偉慈認為,場地的模糊之處正是它最迷人的地方。「若美術館是白盒子、表演廳是黑盒子,這園區就是灰盒子,有各種多樣性發展的可能性。」


閱讀更多